3月31日是地方政府出台“国五条”执行细则的最后期限,武汉等多个城市纷纷选择最后一天公布,相当“及时”,而且,一些城市的细则实质上只有一句:房价增幅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这算是在认真贯彻中央政府的“国五条”了,近日,个别城市楼市调控细则之简单让网友议论纷纷,如南京版“国五条”全文仅154个字,被网友称为“一条微博”;再如,而杭州更绝,杭州市房管局发布公告,该公告被解读为杭州市的“国五条”细则,全文连标点符号共35个字,被民众戏称为“最简洁地方版国五条”。成都、西安等城市的调控细则也差不了多少,字数多了些,但内容差不多,都规定房价涨幅低于收入增幅。至于备受关注的“20%个税”政策,济南、合肥等多地的细则没有涉及,二三线城市更多是对“限涨”表了个态。从各地的“地方版国五条”的落地,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细则较硬,执行力度较强的城市,比如北京,但多数城市却似乎是在“敷衍”,这让民众担心,房价有可能“越调越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在中国,房产调控有多难,恐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一个行业会出动如此密集的政策了!这高房价够让人烦了,老百姓很烦,我们相信,高层领导对此也有点烦。现在,光靠“国五条”在各地的实施细则恐怕不够,还得靠长效的房地产调控机制。
让人吃惊的是,高房价让人烦的事还没有完,燃气突然涨价的事又出现了,这让百姓们感到心慌。前几天,有媒体传闻“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的消息,这在很多城市引起恐慌,从杭州到武汉,从青岛到兰州……,掀起了“抢气”热潮,有媒体报道说,四川雅安的一位商户,一次性存了2000方天然气。此时,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出来说话了,明确表示: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消息完全不实,纯属无稽之谈。大伙儿以为是虚惊一场,可是,当人们心刚安定下来,还来不及指责“无稽之谈”,却传来了吉林长春市燃气价格突然上涨的消息: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由2元上调到2.8元,煤气价格由每立方米1.5元涨到2元。更绝的是,当地表示,用户因涨价而提前购气并不会省钱,涨价后用气要执行新价,用户仍需补交价差。
由此,我们到底该相信发改委价格司的表态?还是该相信长春市燃气涨价的事实呢?让人更惊异的是,在长春市发改委看来,长春市天然气价格调整只是个案,与国家发改委的表态是两回事,并不矛盾。如果按长春发改委的理解,那么,如果一个个城市接二连三地突涨燃气价,然后又“理直气壮”地声明自己只是“个案”,那么,国家发改委“不涨价”落实在哪个地方“不涨”呢?所表态的“无稽之谈”算什么“谈”呢?
住房、燃气都是关系到千千万万普通家庭基本生活的天大的事,燃气的调价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不能说涨就涨,更不能置上层主管部门的表态于不理,宣称自己的涨价行为只是“个案”。
针对当前长春市燃气涨价的现象,高层主管部门和各地地方政府应该有相应的策略来避免出现燃气价突涨而引发百姓恐慌。
首先,要严格执行政府的宏观决策,控制物价的涨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显然,水、电、燃气等犹如柴米油盐,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是缺乏消费弹性的民生产品,千家万户对这一些产品是不能不用的,不会因为价格波动而对需求产生较大影响,而一旦价格突涨,很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并引发社会大众的恐慌。所以,严格将燃气涨价控制在较适当低的水平上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
其次,调整燃气的价格,必须增加透明度,必须按规定的程序事先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使调整政策能为广大民众所知晓,所认同。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10年到2012年间,我国进口气价格上涨超过六成,从而导致进口气国内销价和进口成本倒挂的现象日益严重,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29%,预计2015年将达到35%左右,所以,民众对天然气涨价有可信的预期。于是,有报道说我国“气改”方案不久将出台,有可能从4月起天然气价格上涨, 平均提价幅度在0.6元~0.8元/立方米,,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3元~3.5元/立方米区位,进而逼向4元大关。(3月25日《中华工商时报》)如果真的是有这样的涨幅,对于很多家庭而言,虽然不能说难以承受,但由此如导致公众基本生活成本的增加,以及更深一层的上游资源产品提价,势必会影响下游产品价格的连锁上涨,那么,就会产生背离民生的不良后果,所以,控制涨幅,并以更加透明的方式让人民大众知道为什么涨,何时涨,涨到什么程度,这是十分重要的。民众对民生基础产品价格非常敏感,突然涨价会引发恐慌,只有增加透明度才能让民众比较宽心。
最后,从长远看,真的需要推动“气改”,在推动定价机制改革的同时,应当避免“气改”重蹈成品油定价机制“屡扭不顺”的覆辙,要让价格体征机制真正落地,力避涨得让人心慌的局面出现。不得不承认,当前,国内天然气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要让天然气产业更符合市场规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逐步去垄断化、近市场化,要尽快放开关键性资源和行业的准入壁垒,让民企资本更多地介入以终结垄断。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曾说,“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2013年3月26日 中国经济网)可以相信,打破垄断局面以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将让大众民生从中切实受益。当然,眼前在推动改革的同时,一方面需要有速度,但另一方面更需要眷顾民生,如果是缺乏系统科学的策略和措施,对“气改”瞎弄一通,那么,突涨的燃气价格将会引发社会民众的恐慌,并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