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93年即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且近年来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57%,是世界上对外原油依存度最大的国家,且这一趋势短期内不能改变。另外,我国原油近60%以上来自中东、非洲等不稳定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导致油价飙涨甚至供应中断等危机时有发生,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因此,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已经“刻不容缓”。
我国石油储备工作从1993年就开始酝酿。目前存在两种储备:战略储备和平准库存。战略石油储备是在战争或是自然灾害时以保障国家石油供给不中断;而平抑库存是为了平抑油价波动。2007年12月,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决策层决定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
第一期油储基地4个,分别位于浙江镇海和舟山、辽宁大连和山东黄岛。这4个基地已于2009年全部投入使用,储备总量1640万立方米,约合1400万吨(按照1立方米=0.8581吨原油计算)。第二期油储基地共8个,设计总储量为3800万吨以上,2009年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二期将大部分完工。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三期工程正在规划中。据了解,2020年整个项目一旦完成,中国的储备总规模将达到100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将国家石油储备能力提升到约8500万吨。
据了解,我国石油储备基地的选择考虑三个基本条件:1)具备优越的交通物流条件,靠近深水港、铁路线、高速公路网;2)要靠近大型炼油厂,在关键时刻储备基地可以就地加工出成品油,以供需要;3)靠近消费市场。在我国一期建设中,4个基地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二期、三期向内陆中西部地区布局。
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参考欧美和日本经验,设计为四级,分别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政府石油储备、国有石油公司商业储备以及其他中小型公司石油储备。根据易贸研究中心数据分析,从2007年截止到2012年10月份,我国理论的储备量已累计达8542万吨。
原油供应对经济的正常运行起重要作用。在面临国内外市场供需失衡、市场供给不足而频频出现的大面积“油荒”时,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轻市场心理压力,平抑价格,保障油品供应,稳定油品市场秩序。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长,加快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