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统计报表显示,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今年年初以来,从井上“退役”的50万根油管、12万根隔热管和10万抽油杆经过标准严格“卡”量合格后重新上岗。辽河油田油管厂质检员杨运良告诉记者,从用户满意度来看,管杆二次上岗合格率达到100%。
井下原油必须通过油管才能提升到地面。如果一根不合格油管蒙混过关,下到井筒,轻则作业返修,造成几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重则导致油井大修,产生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修理费用,最终还会影响油井产量。一根从现场周转回来的油管能不能再次使用,取决于油管本身的质量,但质量如何认定,取决于检验标准。
辽河油田稠油年产量占总产量的2/3。随着稠油井开发周期增加,生产周期缩短,加之作业过程中反复使用油管,每年油管周转量在60万根左右。如此巨大的油管用量,每根油管仅使用一次显然不经济。很多周转的油管,面临重新“服役”问题。油管厂对这些从现场收回的油管进行清洗,对油管管体、螺纹和接箍等部位严格质检,检查合格的上垛备用,不合格油管则作报废处理。做好这项工作的标准,就是《油管修复技术条件》。这项标准一面将不合格油管“拒之门外”,一方面给合格油管重新上岗颁发通行证。
稠油开发离不开注蒸汽,隔热管是蒸汽注入井下的唯一通道。隔热管注蒸汽时,靠近油管一侧温度最高可达350摄氏度,靠近套管一侧温度仅有50摄氏度至80摄氏度。这个巨大温差造成热胀冷缩,导致隔热管发生应力变化,使油管的使用寿命缩短。为解决这一问题,油管厂通过实践摸索,修订《预应力隔热油管判废与修复技术条件》。按照这个标准,油管厂每年检查周转使用隔热管15万根,检测隔热管视导热系数8.6万根,不但将蒸汽热量尽量多地输送到目的油层,而且对稠油井筒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井下的原油如何上来?通过抽油杆。由于油井深浅不一,比成人大拇指粗不了多少的抽油杆到达千米地层,就会变成软“面条”。往复运动的抽油杆与深井井筒偏磨受损,使用一定期限后必须报废,而偏磨不严重的可继续使用。近年来,油管厂通过修订和完善《钢质抽油杆报废技术条件》,每年让5万根病残杆“退休”,为12万多根合格杆提供“上岗”机会。
油管厂厂长翟龙津告诉记者,油管厂近3年来累计向现场提供各种管杆220万根,没有发生一起质量事故,没接到一起用户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