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开发,油难采出,水难注入,稳产困难重重。今年年初以来,吐哈油田鲁克沁采油厂转变油藏认识、油藏管理和油藏治理,从困难中找到破解之道,自然递减率从21.2%下降到8.9%,实现开发形势持续好转,原油日产量稳定在1200吨以上。
稠油之“愁”
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境内的火焰山麓,埋藏着超深、超黏稠油,开采难度大。即使是在50摄氏度的地层环境中,稠油黏度还在1万毫帕秒以上。稠油到了地面,更是黏稠。技术人员形象地讲,稠油就像蜂蜜一般,附着在油管和抽油杆上,要用刀子剐才能剥离。
1993年以来,吐哈油田技术人员通过持续攻关,探索出“泵上掺稀”采油法,把稀油注入井底,将稠油稀释降黏后再举升到井口,一举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超深稠油。随后,技术人员进行天然气吞吐、化学调驱和化学降黏试验,形成有效主体技术路线。
由于井深油稠,没有补充地层能量的好方法,2000年到2003年的3年间,最早投入开采的鲁2区块地层压力由23兆帕迅速下降到13.76兆帕,油井产量也随之下降。
如何恢复地层压力?吐哈油田稠油开发者们想到了注水工艺。可对于高矿化度的稠油油田而言,注水面临诸多技术难题。鲁克沁油田自然递减率长期居高难下,最高时达到21.2%。
自然递减率越高,油田稳产能力越差。如何才能降低自然递减率,实现稠油高产稳产?稠油之稠成为石油开发之“愁”。
转变之“辨”
降低自然递减率,难在注水。注水之难,难在油藏地质复杂。鲁克沁注水之难在于稠油的“四高一中”,即高密度、高黏度、高凝固点、高非烃含量,中等含蜡量。更难在地质情况复杂,层间有地层水,周边有边水,还多有断层、裂缝密布。
2012年年初以来,吐哈油田稠油开发者把难题当课题,坚持“三个转变”,竭力破解注水之难。
油藏认识上转变思想。先天不足给后天开发带来难度。技术人员解放思想,认为先天不足不代表后天无用,油藏物性差不代表无法稳产开发。通过精细对比分析,逐步形成一个区块一个对策,对各区块进行综合治理。密切关注各区块动态变化,精心措施选井,精细低产低效井治理,实现挖潜上产。截至目前,已完成措施29井次,实现有效增油,同时完善注采井网,转注18井次,新增水驱动用地质储量501万吨,新增水驱方向68个。
油藏管理上转变方式。随着油田注水开发的深入,注入水沿着高渗层形成通道后,水驱就很难再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技术人员转变方式,采取“整体温和、局部调整”的注水技术政策,减缓平面与剖面上的矛盾。建立健全油水井对应关系,把油藏管理从粗放的地质认识,深化到层内认识,将油藏出现的矛盾采取“以大化小,以小化了”的方式,从单一技术向多元化技术进行组合,逐一击破。
油藏治理上转变模式。油藏治理不光是油藏部门的事,建立机关科室与采油工区协同作业、技术人员与采油工人协同作业的新模式,做到井筒内外一体化,地面地下一体化,取长补短,发挥多部门协作整体优势。
攻关之“功”
鲁8—9井是一块“硬骨头”,水越注越多,增产效果却不见好转。用技术人员的话说,这是“无效注水”。今年3月,开发人员围绕这个难题展开技术攻关,在邻井曲线和井组生产动态对比中转变思路,提出老井开窗侧钻方案。实施后,水井变油井。鲁8—9井初期日产油15.72吨,目前稳定在8.48吨,累计增油过万吨。
在层间矛盾问题上,技术人员利用现有成熟井网,实施层内分层分注,提高水驱驱油效率,提高采油速度0.2个百分点。仅在今年前9个月,通过注水调控实现新增见效井15口,日增产能20余吨。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稠油开发者持续攻关下,吐哈油田逐渐摸清地层“脾气”,形成注水开发系列技术,自然递减率持续降低,渐解稠油之愁,蹚出稠油稳产新路子。目前,鲁克沁稠油开发自然递减率已降至8.9%,在吐哈盆地各油田中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