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诱惑:地球最后一个待开发资源富集区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年9月14日
文章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处于冰点之下的北极正悄然成为国际热点地区。北极虽为冰海荒地,却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待开发的资源富集区。有西方学者认为,目前有关北极领海的争夺有如15世纪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
美国地质勘探局经过长达4年的调查认为,广阔的北极大陆架是地球上最大的尚未开发的石油储藏地。在这一地区,煤炭、钼、钽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有利益就会有竞争。俄罗斯将北极地区视为“21世纪的能源基地”。为了提高领海主权竞争的话语权,俄专家还计划为北冰洋改名,称为“俄罗斯冰洋”。除了俄罗斯之外,其他环北冰洋国家纷纷“出招”,加入到有关领海主权的竞争中。
文章认为,北极诱惑不仅仅在于经济利益,还在于军事价值。北极的军备竞赛已悄然展开。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面对北极的诱惑,非北极国家也无法抗拒。一些非北极国家单独或与北极国家联合,采取科考、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方式,不断涉足北极事务,力求在利益争夺战中,实现一国之利。
文章说,温室效应在北极孕育出巨大利益,催生巨大诱惑。但就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言,这并非因祸得福的好事。诚如美国加州大学北极问题专家阿瑟·梅森教授所言:“北极的可持续发展要比石油公司的利益重要得多。”
文章认为,南极模式或许能够提供可资利用的经验。南极模式的精髓在于,禁止任何军事活动,南极只能用于和平目的;冻结各国领土要求,鼓励开展联合科考活动;赋予协商国南极自由活动权,防止部分国家把南极当做“自留地”。
参照南极模式,对北极进行有效治理,联合国应超越个别地区组织,把对北极的有效治理责任担当起来。
参与远东能源开发有利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2012年9月15日
能源专家林伯强称,普京上台之后的种种措施,都表明了俄罗斯开发远东的决心。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势必对中国能源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文章分析,由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有很强的依赖性,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是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它可以定义为: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能源供给稳定性,以及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不构成威胁的能源使用安全性。
现阶段威胁中国能源安全的问题主要是,较高的石油进口依存度、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低效的能源运输体系等等。中国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对于本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中俄两国的能源互补性是双赢的基础,中国和俄罗斯一定会有大量的商业往来和利益牵扯。
文章认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的确存在一定风险,但并不值得过分担忧。俄罗斯对中国的能源供应是一个局部的量,无论今后两个国家的能源贸易发展有多大,和中国整体能源电力需求相比,是相对较小的量。况且中国把俄罗斯当成一个新的能源进口来源,而不是唯一来源,只是改变以往石油进口的鸡蛋过于集中在一两个篮子的状况。
这和防范俄罗斯中断能源供应的风险相比,现阶段能源进口渠道集中在动荡的中东地区的问题,更值得担忧。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