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7年精心筹备,“中国版”的原油期货已于3月26日正式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挂牌交易。截至昨日(4月3日),我国原油期货正式上市已超一周时间。回顾首周表现,原油期货市场运行平稳,成交日趋活跃,境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以及贸易商均积极参与。
有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原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伴随流动性的提升日益显现,对目前布伦特、WTI等西区轻质低硫油种主导的全球原油价格体系形成有效补充。
上市首周成交近1160亿元
整体来看,我国原油期货在上市第一周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版原油期货第一周的成交量近28万手,成交金额近1160亿元,总持仓量近8200手。
具体来看,从行情走势角度,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货主力合约SC1809上市第一周高开低走,震荡偏弱,周度收盘价420.3元/桶,较挂牌基准价416元/桶涨1.03%,初期与外盘ICE布伦特、NYMEXWTI原油期货表现出较好的联动性。
4月3日,主力合约SC1809以402.5元/桶收盘,下跌14.5元,跌幅为3.48%。全部合约成交53030手,持仓量增加2038手至9702手。主力合约成交52826手,持仓量增加2010手至8546手。
招商期货原油研究员安婧认为,从前六个交易日的情况来看,INE原油期货与外盘原油期货联动强,单边走势和远期结构基本契合,定价合理有效。虽然价格波动幅度较外盘大一些,但理论内外盘套利窗口尚未打开,市场价差相对合理,随着流动性和投资者结构逐渐改善,价格波动必趋于更加合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3月26日,中国石化全资子公司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石化)与壳牌公司签署了原油供应长约,从2018年9月开始,壳牌供应联合石化的中东原油将以上海原油期货作为计价基准。这成为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后,首笔以INESC计价的实货合约。
国投安信期货能源首席分析师高明宇认为,上海原油期货成为亚太地区的原油贸易基准价格已是大势所趋,届时中国境内现货市场的供需状况将主导贸易价格走向。
“鉴于INE原油期货在上市初期更多交易中东原油在远东的到岸价格,我们以DME阿曼原油期货1807合约作为定价参照,考虑买卖交割均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的定价机制,上市首周仓单的估值区间在402元~439.6元/桶,与SC1809的交投区间基本吻合。由此来看,尽管距离交割月有5个月之久,上海原油期货与远期现货市场仍表现出良好的价格联动性。”高明宇进一步解释道。
受到国内外客户关注
客观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需求国和进口国之一,这为国内INE原油期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市后5个交易日,原油期货日趋活跃,相比开市前两日,后3天成交量明显增加,经过5天的沉淀,持仓量相比第一天翻了一番。
短短一周的时间,INE原油期货流动性的提升和持仓量的扩张,体现出市场参与者的成熟度以及投资者对国内原油期货的信心。
卓创资讯分析师朱光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开局不错的势头令中国版原油期货获得了国内外产业客户和非产业客户的关注和青睐,从价格方面来看,虽然中国版原油期货展现了与欧美原油期货相关的联动性,但价格发现功能开始显现,更加贴近中国原油市场,客观体现中国原油市场价格。
“不过,距离真实体现中国原油供需结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原油期货价格更多地体现在开盘和收盘,开盘受欧美原油影响,收盘受大量投资者日内平仓影响。持仓过夜仍有较大风险。”朱光明补充说道。
展望后市,安婧认为基本面方面,由于美国需求回暖和页岩油增产不及预期支撑油价,因此油价下跌的空间不大,上涨风险反而较大。警惕美国制裁伊朗的预期证伪导致风险溢价回吐。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布伦特近远期现货价差——CFD价格已持续走弱至贴水,日前欧洲ARA原油库存增长410万桶,创去年8月以来的新高,二季度原油市场供需盈余的预估正在得到验证。若此前已被显示在价格中的地缘风险预期没有兑现,市场交易焦点将重新回归并不强势的基本面,多头拥挤的外盘原油市场将面临较大的平仓压力。”高明宇提醒道。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