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是国家发改委发出调整非居民天然气价格通知的第12天,也是四川省发改委宣布采用存量气与增量气加权综合作价办法的第1天。喊了多年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正像血液一样,已开始渐渐从心脏输送到五脏六腑,并将进一步渗透到肌理。
作为第一个出台方案的省份,四川省这个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的首套方案自然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多家媒体竞相报道。
能源行业发生新的动态时,媒体似乎更倾向于报道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业内的不满情绪。可以看到的类似“天然气价上调,‘三桶油’直接受益”,“多领域天然气涨价或是迟早事”的标题遍布网络媒体。
从媒体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利弊参半。它的利在于对行业起到监督作用,把最坏的一面展现给世间。它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在于,有时会让原本值得欢喜、值得鼓励的事情大打折扣,让行业失落、甚至失去信心。
事实上,在一些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化改革是天然气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这一目标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理顺价格机制,使价格能够真正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损害成本,使天然气开发企业有钱可挣,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发展,避免政府“喊破了嗓子”,企业却“甩不开膀子”。
天然气价格改革之所以“喊了很久”背后原因复杂,各部门都有各自苦衷。无论是气价连动法,还是市场净回值法,这些方案最终的结果还是实现市场化的一种方法。然而,在各行各业各界的诉求下,任何一套方案总是显得不那么成熟。
但笔者认为,没有反复的实践和调整,或许永远都找不到最成熟的方案。而本次非居民和天然气价调整正是许多业内人士喜闻乐见的。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经明确表示,此次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市场化取向,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近期的主要方法是,建立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为最终实现天然气价格完全市场化奠定基础。
天然气价格是升是降不是根本,市场化才是。以美国为例,美国气荒后,政府大幅提高气价,极大地刺激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众多企业纷纷投身于包括页岩气在内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掀起了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极大地释放了页岩气产能,改善了市场供求,进而促使天然气价格快速下降。
天然气价格改革不仅其自身向市场化越走越近,还将向整个能源行业证明市场化价格机制带来的优势,更被行业内视为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
可以预见,对非居民用天然气高价的议论将在这半年多里绵延不绝,新的价格对天然气行业发展来说是喜是忧将令业界高度期待。2013-2014年间,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占所有能源比例的上升将会是本次调价最大成功。
希望这不仅是天然气价格的逆袭,它的意义将向整个天然气行业传递,进而触动中国整个能源领域。这次调整带着市场化的力量,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力量,同时也会带来各种好的坏的想像,其带来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
下一篇:三桶油投资万亿布局天然气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