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亏损早已是老生常谈,亏损的理由却常谈常新。
针对去年A股十大亏损企业中有4家央企的说法,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副局长廖家生昨日在“2013年中国资本高峰论坛”上回应,业绩不佳并非央企不努力,原因在于多数央企集中在利润率较低的传统行业,而钢铁等传统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言下之意,在央企亏损这件事上,央企无罪,该定罪的应该是那些利润较低的传统行业,这正如某些人面对失败而自我阿Q精神:失败不是因为自己不行,而因为对手太强大。更令人心里哇凉哇凉的是,这位官员的这句话表明央企巨额亏损在他眼里不是一件大事,而是“很普通的亏损”。
央企亏损知多少?
有资料显示,2012年,9家央企亏损总额是366.94亿元。其中,中国中冶亏损69.52亿元、中国远洋亏损95.6亿元、中国铝业(601600)亏损82.34亿元、鞍钢股份亏损41.57亿元……即便是曾经的优质蓝筹股振华重工(600320)2012年亏损打10.44亿元。而仅中国远洋、中国铝业和中国中冶三家央企亏损额加起来就将近250亿元,超过了创业板355家企业的利润总和。
如此巨大的亏损真如国资委官员所说是由于处于行业利润率较低的传统行业?同为远洋行业翘楚的中国远洋和马士基,面对远洋业的整体下滑局面,两者的境遇截然相反,2012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领域的大佬马士基航运公司的业绩得到逐步改善,无论是净利润还是整体表现,都扭亏为盈,而反观中国的远洋集团,行业龙头中国远洋目前虽然拥有全球最大干散货运输船队,而如今却面临"带帽"的尴尬境地,成为最大亏损王,其掌舵者魏家福也在“中央理解我就足够了”感慨后黯然隐退。如此的冰火两重天,原因何在,国资委不应该扪心自问吗?
央企为何连年巨亏,亏得如此荡气回肠,理直气壮?
央企不务正业。尽管国资委多次强调央企要突出主业、发展主业、做强主业,然而,不听话、不务正业的央企越来越多。有关数据显示:当前国资委分管的130家央企中,逾七成企业涉足房地产业。其中,保利、远洋、华润、中房等以地产为主业的有16家,而多达80余家的央企,在辅业中都含有房地产。还有,中石油做电商、如今又想涉足养老地产,或许有人会说,央企不是慈善机构,本来就是逐利的,哪里赚钱哪里钻。但要知道,央企本身因为中国国情等因素,得到的优惠条件够多了,基本上都是出于垄断行业,主业都做不好,还要从事副业,如何能盈利?再者,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不但承担着经济责任,而且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央企只想到在赚钱的行业分“一杯羹”,可这也从中干涉了民营企业的进入,挤压了民企的生存空间,最后,央企是全体国民投入的资产,盲目投资扩张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最后为巨额亏空和损失埋单的只能是公众。
央企抱着奶瓶却想跑向世界。近几年中石油等三大公司海外开拓和海外收购行动都颇为频繁,但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因2010年年底至今持续的中东和北非政治动荡一直没有平息,直接导致旗下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在利比亚和尼日尔等6个较大的海外项目合同中止。更有消息说,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之名“走出去”的中资石油公司,海外投资超4000亿,其中有三分之二项目亏损。而这些亏损皆因为决策失误、投资前,没有进行系统分析考证,再者,央企一味贪大求快。以为多上项目,扩产能,建厂房,摊子铺的够大,就可以绑架银行和政府,因为银行不会让央企倒逼,所以只能年年贷款给银行,即使央企每年只还上一贷款的利息就可以。政府也因为央企的特殊地位,对其屡次纵容,这难道不是垄断惹得祸?
央企内部管理机制僵化。由于央企高管同时具有行政级别,虽然近几年提倡央企改制,但实际情况是,企业的运营决策大都遵循官场规则,而没有彻底贯彻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加上没有人勇于担当责任和风险,于是在危机面前往往反应迟钝和犹豫不决,管理制度的弊端就会显露无遗。甚至央企内部流传这样一句话,“只比薪水,不比成绩”,而一位好事者总结出《央企老总生存自白》中说,央企老总要想做的长远且稳,必须学会承受委屈,要学学中远老总魏家福,他在巨亏遭受公众质疑时,曾说过“党中央、国务院了解中远,我就足够了”。再者,要学会不添乱,这里的不添乱就是安分守己,尽量不要有新想法,因为你不能保证这个新想法就一定能奏效,带来利润的上涨,而如果利润下滑,国资委的脸色可不是你我能承受得了的。所以,国企老总就有“宁可无功,但求无过”的态度,试想,这样的领导态度,央企能否力缆狂澜?
其实,央企之所以亏损的原因,有思维能力的人,大概都能看出一二。但为何国资委看不到?国资委作为央企的大家长,知识水平绝对不是你我能比的,对此不是不懂,而是装不懂,是选择性忽视。国资委对于央企不去深究原因,对症下药,而是想撇开关系,而是在此对央企亏损做“无罪辩护”。(这不由地想起了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其新律师的“无罪辩护”,激起了公众的愤慨,当然,在此举这个例子有点极端。此“无罪辩护”非彼“无罪辩护”),只是,作为大家长的国资委,本应该起到监督作用,但恰恰相反,对国企的正业不行转到不务正业,国资委则是采取了暧昧态度。前两年,央企房地产业务的整合重组,似乎成了国资委刻意回避的话题,实际上,整个2009年,国资委为实现“保增长”的第一目标,对于涉房央企的整合重组或主辅分离,监管力度并不大。正是国资委对这项工作的模糊表态,纵容了众央企在房地产市场上乐此不彼。
而对于央企连年亏损,领导却天价高薪,企业亏损了,国家来买单补贴;企业盈利了,企业就发放高工资和高福利的现象,更是不见国资委发声。比如整天哭穷喊着亏损的中石化,仅装修办公楼就花了2.4个亿,其中一盏吊灯就花了156万元,奢华得让人乍舌。巨亏之下,还能生活得如此心安理得,因为啥?因为有国家补贴嘛,因为即使央企亏损了,国资委也会继续“护短”,板子永远不会打在自己身上。其实,要想说明央企亏损到底怪谁很简单,让央企腾出资源,交与民企,看还能否继续亏损?只是,国资委与央企大佬们:你们愿意吗?
上一篇:《反垄断法》打了多少“老虎”?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