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成品油价格在元宵节当日宣布上调,台湾地区成品油价格却在同日宣布下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对此表示,台湾降油价和大陆没可比性,“不能以一个地区来和我们国家整个做对比。不能用一个点的情况来看整体,不能一般代替全部,调与不调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的。”他同时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比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调价机制。
既是元宵节,又是周末,发改委如此着急宣布上调油价,用意本已十分明显;加之台湾恰于同日宣布油价下跌,使得这次油价上涨被媒体称之为“跌涨”。业内人士亦认为,是近期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促成”了发改委在元宵节当天宣布调价消息;换言之,鉴于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行走势,再不涨就涨不了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了发改委在元宵节当日宣布上调油价的“史上第一次”。
事实证明,国内成品油涨价当日,国际原油价格就出现了大幅下跌,直至今日依然处在下行通道。如果不是发改委赶在元宵节“加班涨价”,这次油价调整其实毫无必要。现在,正因为有发改委为石油巨头涨价“特别加班”,即便国际油价近日连连下跌,国内成品油价要想降价也得等到22个工作日之后;而彼时只要国际油价企稳回升,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不会变动——此即所谓“跟涨不跟跌”的缘由所在,因为跟涨时有人元宵节也加班,而跟跌时甚至可以“缓冲三个月”。
台湾之所以在元宵节当日宣布降价,正是因为近期国际油价的下跌走势,是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必然结果。让人不明白的是,既然同样是接轨国际油价,为何会有如此悬殊的两种结果,一个涨时恰好另一个降?
一边在上涨油价时强调“与国际接轨”,一边又在我涨人降时强调“没有可比性”,如果不是选择性地“与国际接轨”,至少也说明我们接轨国际油价的调价机制有问题。不能因为“去年调了8次”就简单论定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恰恰相反,对现行成品油调价机制的不满声音很多,对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更是千呼万唤,发改委没有理由总以“时机不成熟”来拖延推诿,并自欺欺人地将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定性为“比较好的、正常的”。
上涨抑或下调,国际油价就在那里——选择的截然相反,不在于“一个点的情况”有没有可比性,而在于接轨国际油价的方式是不是合理。这就是公众之所以呼唤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理由,因为我们需要更合理、更及时、更公平地与国际油价接轨。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