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工商联主办,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和中国民生银行协办。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全哲洙出席会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主持会议。王钦敏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主旨演讲。
王钦敏指出,2012年,我国民营经济在复杂形势的严峻挑战面前继续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数量规模继续扩大,投资所占比重继续增长,拉动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加大,对外贸易势头良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钦敏认为,展望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广阔。他说,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为民营经济指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他分析指出,从国际看,尽管世界经济未来一段时间低速增长态势很难改变,但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会进一步加快,我国民营经济正迎来积极稳妥走出去的大好时机。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特别是近期我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深化改革的红利将极大释放民营经济的发展潜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倒逼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有效拉动民间投资,保障和改善民生将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大需求空间,民营经济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王钦敏强调,民营经济是民生经济、富民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民营经济要坚定发展信心,全社会要为民营经济培育更加肥沃的生存土壤。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以提高服务效能为出发点,把服务重点放在营造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上,从具体微观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在资本、土地、矿产等资源方面给予市场更多话语权;二要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将更多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着力推动民营金融机构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三要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投入主体,在政策、资金、技术和平台上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服务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四要进一步加大“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增强实施细则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抓紧在市政、能源、电信、铁路、金融等领域落实一批具体项目,建立相应的贯彻落实督查机制等,不断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扩大民间投资比重。
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作了题为“信心与智慧”的演讲,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作了题为“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和机遇”的演讲,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作了题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讲,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作了题为“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演讲。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腾佳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小祥、黄荣、谢经荣、李路,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司局级负责同志、社会研究机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外国驻华使节、境外商会和跨国公司代表,民营企业家共3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为民营经济培育更加肥沃生存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中国梦”的有关表述之后,有关“中国梦”的讨论和热议就十分踊跃,并且持续不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在日前举行的2012-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上指出,民营经济是民生经济、富民经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中国民营经济都堪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30多年前,当中国老一代政治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时,中国的民营经济就枯木逢春,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民营经济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无论是在提升国力、促进经济增长、满足市场需求,还是在解决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中国的民营经济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己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和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新36条”实施细则的出台,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在铁路、电信、金融、证券、卫生等领域降低准入门槛,在推动和保护民间投资方面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为民营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动力,有利于在更高层次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改善市场投资环境。
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2012年前10个月,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4.9%,虽比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国有工业企业的6.4%和全部工业企业10.0%的平均水平。可见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是民营经济仍然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仍然是经济领域中最具活力的积极因素。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发展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矛盾,发展步伐开始放缓。对此,中央政府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对于民营经济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特别是决策层提出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必将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释放更多的空间和潜力。实践证明,只要民营经济健康成长,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有希望;实践还将证明,只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中国梦”就大有希望。
诚如王钦敏所指出的,当前民营经济要坚定发展信心,全社会要为民营经济培育更加肥沃的生存土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际,“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政府部门应该更多地去创造更为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各个市场主体能够平等地去使用各种要素资源。显然,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必须在市场准入、要素资源供给、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让民间资本能够充分创富涌流。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