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石化系统2013年人事招聘制度的大变革引来了一场“解约风波”。按中石化提供的数据,816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一定影响,这也从另一面反映了,中石化决策者们对2013年公司经营形势的谨慎预计。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中石化裁员风波之所以会受到如此高的关注,除了与其是上市公司有重大关联外,还与国企、石油巨头的背景密不可分。国企改革过程中反复被提及的问题再度浮上水面:国企如何在经济职能和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点?
经济职能:作为独立经营的普通企业,国企要肩负扩大生产、提高经营效益的经济职能,同时还要负担为石油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行业经济发展的经济责任。国企一再为人诟病的是营收状况的不透明:国企真的能够自负盈亏?亏的钱是来自银行的、国家的、还是百姓的?盈利的钱最终又到哪里了?不明晰、不公开、不透明的资金流向使国企经济职能颇有垄断意味,也难怪百姓常言“国企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是国家的”。
社会责任:作为响当当的国企,中石化等企业还应当承担保障能源安全、提供就业等社会职能,以此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百姓安居乐业做出贡献。而我国在原油价格方面缺乏话语权,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又饱受非议,“只涨不跌、涨的幅度要比跌的幅度大”成为了普通民众对石油企业最直观的印象,国企的社会责任远没有做到令社会满意的程度。
任浩宁指出,中石化裁员多少、为何裁员不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石化是否真正具备独立的决策权限、如何承担经济职能的同时又承担社会责任才是我们应当深究的问题。不过,大幅裁员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石化目前的经营状况,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而这背后又将会有多少行政权力的介入尚不得而知。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竞争情报分析及点评》指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国内三大石油企业,在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明显,其发展状况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三大油企在加快国内油气勘探开采的同时,也逐渐放眼全球,竞争海外资产、扩大海外油气产销量将成为三大油企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上一篇:新兴市场拯救伊朗原油出口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