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数十年演变而成的国际原油定价机制面前和中国尚未开展原油期货交易的大前提下,所谓中国争夺原油定价权并不现实。
近日,英国媒体敏感地捕捉到一些信息,认为中国正在努力拉拢国际产油巨头,以争夺一直由西方把持的原油定价权。据英国《泰晤士报》2012年12月28日报道,上海期货交易所向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对沙特阿拉伯进行游说。报道称,中国正在推动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使用一个上海基准为其原油定价,此举可能改变西方的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把持定价权的局面。
抢夺之说影射中国威胁
“国外媒体传出中国欲联手沙特阿拉伯争夺原油定价权是子虚乌有。中国的一举一动他们都敏感,带着一种恐惧心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掀起中国威胁论的论调。
“我们没有拉拢国际产油巨头,也没有争夺一直由西方把持的原油定价权。”上期所能源化工部一位知情人士明确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该所派代表团赴利雅得仅为调研当地原油市场。
“让海外投资者广泛参与我国原油期货,从而提高影响力和真正发挥基准作用,需要进行充分调研。”上期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沙特之行属于调研性质。
格林期货研发培训中心高级总监李永民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关键是要做好原油期货标准设计,只要我们的标准符合国际要求,就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市场游资参与,还会吸引原油现货生产商参与套保或者套利。不管游说不游说,他们都会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可能和西方的布伦特原油和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争夺定价权。石油定价机制是美国大石油跨国公司用几十年所形成的。世界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从西方石油公司定价,到OPEC定价,再到由期货交易所以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的自由市场定价模式。可以说,石油定价机制不是我们建设一个原油期货市场就能争夺到的。”
意在谋求自身石油定价权
英国媒体如此敏感,与我国身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耗国有关。
数据显示,我国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至2011年已超过55%,并且未来很长时期内还将持续提高。掌握国际原油定价权的西方年进口原油量仅5亿吨,但在没有定价标准的亚洲地区,这个数字已达9亿,其中仅中日韩三国年进口原油就在6亿吨以上。亚洲,尤其是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
2011年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以上分别占到我国进口份额的51%和24%,其中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就占比19.91%。“正是由于该份额规模较大,我们之间的正常交流才被外媒曲解。”上述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张茉楠指出,“我国推出原油期货的出发点是为了国内石油安全,特别是推动我国石油市场多元化发展。”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上海期货交易所能源化工部高级总监陆丰表示,目前美国进口的原油大都依照纽约的轻质原油计价体系,西欧等国家则依照伦敦的布伦特体系,而作为石油消费核心地区的亚洲缺乏自己的原油市场,只能参照前述二者。“事实上,前述任一都不能反映中国和远东地区的实际贸易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局部地区冲突跟亚洲本来没有关系,我们却要跟着承担相应的风险。”
张茉楠表示,我国对外介绍国内原油期货并不是为了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相反,还有利于外国资本和外国公司参与到我国的石油市场建设中来。“因为我国石油市场和定价机制是单一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多元化主体参与。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石油定价的透明度,还可以培育我们自己的石油竞争市场,完善国内石油定价机制,从而达到保护国内石油安全、供给和价格权益的目的。”
下一篇:我不是给页岩气泼冷水
所属类别: 热点新闻